第(2/3)页 她母亲是蛮族,父亲也有一半蛮族血统,所以习惯和中原人不一样。虽然只有她一个女儿,但一向是作为继承人来培养的。她的一举一动,都备受瞩目。 为了帮郑蛮蛮完成那些事情,她必须要顶住整个家族的压力。带来利益的时候,自然皆大欢喜。可是郑蛮蛮总是留下的那一大堆烂摊子,她又会成为千夫所指。 她气愤地甩开郑蛮蛮不理她。有时候真想着,自己以前的日子过得好好的,干什么去搅和那摊浑水?干脆和她一刀两断,再无往来就好了。 郑蛮蛮难过地道:“对不起……” 她低着头,不知道再说些什么了。对于刘如,她的确亏欠良多。 两人都默默低头流泪。 半晌,还是刘如先调整过来,哑声道:“苏杭那边我已经布好了局。开弓没有回头箭,你看着办吧。” 郑蛮蛮哽咽道:“这件事完了以后,你是不是都不会理我了?” 刘如苦笑,道:“我巴不得从来不认识你。” 她一向是个心直口快的人,会说出这样的话也是正常。 郑蛮蛮心里难受,只能道:“对不起。” 刘如不做声。 郑蛮蛮看了她半晌,道:“我,我,不管你怎么想,我一直把你当成我最好的姐妹。” 刘如似乎冷笑了一声,道:“不敢当。我们这些商家,一直也不过是你们棋子罢了。” 郑蛮蛮只觉得无力,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。 最终她耷拉着脑袋,道:“我会……尽快收网。” 刘如终于回过头,看了她一眼。 郑蛮蛮红着眼睛看着她,低声道:“这两次……我若没有性命之虞,绝不会这样做的。可我知道不管怎么样,都弥补不了你一分一毫。” 刘如撇开脸,直接进了房间,抱出一大堆账本,摔在郑蛮蛮面前。 郑蛮蛮翻开看了看,发现是袁家,也就是忠王府袁侧妃的娘家,历年来进贡的账册。 她面上渐渐有了些肃容,坐下来,翻了起来。 刘如的情绪也收得差不多了,只不过神色还是不太好,说话也有些一板一眼,道:“袁家有钱,其实不光靠贡品捞油。不然的话,他们自己家富甲江南是可以,要养活偌大一个忠王府,还要让忠王时不时去救济百姓什么的,是不大可能的。”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。毕竟是皇商,上头看得也紧。 然而朝廷一向不禁皇商自行经商,甚至可以说,很多皇商本来就是优秀的商贾出身。他们本身,也有巨大的产业的。这个政策让很多皇商的家底都变得扑朔迷离起来。 袁家有忠王府撑腰,在苏杭一带根本就是霸着走。今年他们更是兵行险招,甚至联合了几家,垄断了当地的米市。 他们开始囤米,然后翻个两三倍售出。 这个价钱不是很高,所以还没有引起上面的注意。但是很显然,米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,涨两三倍的米价,看似无关痛痒,但实际上给百姓造成的负担,却也是非常大的。 最可恨的是,这种价格带来的负担,虽然重,但还不是毁灭性的。百姓贪安,能凑合着紧巴巴过下去,也就过下去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