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周保中:“工厂规模太大了,第一个车间属于实验车间,用小水电电力运转的,遇到一些困难,正在克服。其他实验室早就运行了。武器制造车间也只建成了第一个,昨天开始试运行。” 小路:“没想到,这么快。不简单。” 周保中:“你想先看哪一个地方?” 小路:“一号车间。” 一号车间是个山洞,洞口和火车隧道一样,可以容纳两辆汽车并行进出。山洞正在做钢筋水泥支撑处理,地下的路还没处理。 步行几十米,右侧一个洞口,洞口门上写着一号车间几个字。 近了车间,地面和墙壁都是钢筋水泥的,设备摆放整齐,正在运转。 小路道:“不错。矿石怎么样?” 周保中:“矿石在外面车间经过处理,初步分选,运到另外一个车间,再次分离,成品拿到这里的没有几斤。” 小路道:“再去别的实验室看一看。” 看了实验室,小路有些着急。 制造原子弹,需要大量的科学家。但是在这个基地里,只有一批自己培养的工程师,几乎没有科学家。后世那些制造原子弹的大科学家,要么在西南的各个大学里教书念书,要么还没有上大学。看起来,西南联大的人才争夺战要抓紧了。 另外,这一次搞到的少数矿石也不理想。没有原料,就算有在相近的资料,也不可能把原子弹造出来。 现在,唯一有成就的是炸药实验室,他们生产的**已经成功,生产工艺也摸熟了。 | 一行人看完了,回到了周保中的指挥室。 指挥室很简单,一张大地图,占满了一面墙,一张大桌子,几把椅子,旁边是小房间,参谋们在整理文件。除了电台,指挥部一盏电灯都没有,都是蜡烛。整个基地消耗了水丰的全部电力,指挥部却无电可用。 小路道:“这实验,太费电了。” 周保中道:“没办法,所有生活用电都停了。水丰的电是多,但这些机器简直就是电老虎。太费电了。” 小路道:“我现在就盼老天多下雨。” 周保中道:“现在是秋天,我们必须抓紧。到了冬天水少了,电就不足了。” 生产原子弹耗电是出了名的。历史上,当初北京和苏联商量要自己搞,苏联不干,说你们没必要搞,有我们的就足够保护你们了。再说了,这玩意太耗电。你们的全国的电力都远远不够。 小路:“关于电力,我想办法解决。鞍山等地距离这里不远,想办法送电过来。另外,我再去关内找一些水电专家来建设水电站。油料,小发电机,凡是能搞出电的东西,我都给你拿来。倾尽全东北的力量,就是不穿裤子,也要搞出来。这是中央的决心。” 周保中道:“我知道这个决心。当初,我问生产什么武器,你和副主席不说。其实,我已经猜差不多了。我要搞得是先进的军事工业。” 第(2/3)页